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昱 张晓光 通讯员 左文广
“亲手触摸历史”,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8月29日上午,由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淄博市委党史研究院、淄博市档案馆联合主办,淄博市图书馆、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淄博市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淄博市图书馆正式启幕。
据悉,本次活动紧扣“晒齐风学术、晒历史瑰宝、晒非遗技艺”核心,精心打造了系列学术讲座、三大专题展览、传统技艺体验三大版块,全方位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淄博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市民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情感温度的文化体验。
启动仪式上,淄博市图书馆馆长黄磊详细介绍了本次晒书活动的筹备历程,从文献整理、展览策划到非遗体验项目打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赤诚与用心。
与会领导为2025年优秀志书评选活动的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志书编纂者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地方文化记录与传承事业;部分获奖代表进行了发言。
最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2025年淄博市中华传统晒书活动。
随后,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教授巩曰国进行了“孔子与管子”专题讲座。带领大家从成语中探寻孔子与管子的人生轨迹,揭秘孔子“仁政”与管子“法治”的互补与对立关系,感受其治国理念、处事哲学的博大精深,在古今对话中触摸齐地文化的根脉,从中汲取到对现代生活、社会治理的现实启示。
活动期间,淄博市图书馆分别在一楼、四楼设置了多个展区和体验区。
在一楼大厅设置了两大展区,分别是“传承历史共鉴淄博”优秀志书成果展和“齐地烽烟青史永驻”淄博红色文献展。
“传承历史共鉴淄博”优秀志书成果展上整齐陈列着20种优秀志书,从记录城市变迁的综合志、聚焦行业特色的专业志,到讲述乡土故事的名镇名村志、镌刻人物风华的人物志,集中展现淄博志书编纂的丰硕成果,全面勾勒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
“齐地烽烟青史永驻”淄博红色文献展里有着数件珍贵的文献与实物,在五大主题展区的串联下,静静诉说着淄博儿女的红色记忆,展现着淄博儿女在烽火岁月中浴血抗争的峥嵘历程,让观者在回望烽火岁月中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在四楼国学阅览室设置了《聊斋志异》百种版本展,亦以其精彩的“前世今生”在此清晰铺展。展览精选半部手稿本、康熙抄本、铸雪斋抄本、异史本、青柯亭刻本等现存重要版本,更按“古籍本、文言本、教材本、白话本、绘图本、外文本”六大类别系统陈列,让参展市民在不同版本对比中,读懂一部经典的传承与演变,感受中华文学的不朽生命力。
另外,一楼大厅还设置了雕版印刷、石刻拓印体验区,这里也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互动打卡点”。
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市民们拿起毛刷,在印有《齐民要术》农事智慧、《聊斋志异》经典片段的特色木雕版上轻轻刷墨,再小心翼翼地铺上宣纸,用工具轻轻按压——当揭开宣纸的瞬间,清晰的文字跃然纸上,不少市民发出惊喜的赞叹。另一边的石刻拓印区,大家对着《兰亭集序》《赤壁赋》石质拓板,手持打刷细心敲打,感受着墨色在纸上慢慢晕开的过程,体会石刻拓印“慢工出细活”的独特乐趣。
从古籍里的千年智慧,到指尖上的非遗传承,这场晒书活动不止是“晒”出文化瑰宝,更是一次让传统与当下对话的邀约。
活动预告
2025年淄博市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已然启幕,淄博市图书馆还准备了多场系列活动,邀你共赴文脉之约:
●两场“古今对话”讲座:9月6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卜祥伟将在稷下书院带你“漫谈稷下学宫”;9月13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管子学刊》编辑部副编审张艳丽解读“《管子》的魅力”,在稷下书院听古今对话。
●一场非遗体验再启:8月30日上午,雕版印刷、石刻拓印等传统技艺再度开放,请你亲手感受技艺传承的温度。
●两大展览持续开放:“齐地烽烟 青史永驻”淄博红色文献展、“传承历史 共鉴淄博”优秀志书成果展,至9月30日仍在一楼大厅等你探寻。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