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便利化改革,正成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随着相关政策持续落地见效,企业跨境资金流转效率显著提升,经营成本有效降低,为实体经济“出海”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山东东营,一家具备井筒技术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石油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油田。得益于中国建设银行东营分行积极落实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为该企业成功办理了山东省内首笔对外承包工程类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业务。仅今年1至7月,该企业通过便利化渠道办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务3.6亿元,实现了资金“当日汇出、当日到账”,极大提升了国际业务运营效率。流程优化,释放效率红利。建行东营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外汇管理政策,推动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和可信企业便利化,突破传统“逐笔审核”模式,允许优质企业凭电子指令直接办理结算,免于逐笔提交合同、发票、报关单等材料,以“事后核查”替代“事前审核”。这一流程再造,使得单笔业务办理时长从原来的一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半小时以内,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提升60%以上,切实解决了企业“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问题。
精准施策,筑牢风险防控网。在提升便利的同时,风险管理同样重要。建行东营分行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实现精准化、差异化的风险防控。对信用良好的A类企业简化审核流程,对B、C类企业则强化审核要求,真正做到“越诚信越便利,越合规越自主”。通过严格落实“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三原则,构建起覆盖事前客户分类、事中差异化审核、事后监测报告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这套机制既为诚信守法的优质企业开辟了高效通道,也确保了风险隐患能够“早发现、早处置”,有效平衡了便利与安全。
科技赋能,跨境支付迈入“快车道”。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按下“加速键”。建行东营分行依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结合总行强大的新一代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了跨境汇款的全额高效结算。技术升级使得部分国家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实现了“实时”到账,结算效能得到质的飞跃,节约了企业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
人民币业务便利化改革,通过简化流程、精准风控与科技赋能“组合拳”,不仅大幅提升了企业资金跨境流转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更以高水平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走出去”铺设了高速路,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众新闻记者 李真真 通讯员 方亮德 戴月 卓晨娇)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