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郭纪轩 通讯员 李军
当前,正值秋粮收获的关键期,连续的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带来不利影响。济宁紧盯秋粮抢收抢烘,全力“抓生产、夺丰收”。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主动靠前、精准施策,组织保电人员为全市208个粮食烘干点实行“一对一”服务,提供24小时响应,确保遇到用电问题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以可靠电力供应和优质服务保障秋粮抢烘归仓,守护百姓“粮袋子”。
“现在2台烘干机24小时连轴转,每天能烘干玉米100多吨,要是电力跟不上,湿粮很容易霉变。多亏咱们供电员工提前上门排查,我们干活心里才有底!”10月10日,兖州区小孟镇河庄村粮食烘干中心负责人对上门服务的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兖州供电中心小孟供电所服务人员说。
针对烘干企业用电负荷高、连续作业的特点,兖州供电中心组建专项服务队,对辖区内粮库、烘干厂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变压器、配电柜、烘干设备线路及无功补偿装置等关键设施,及时协助用户处理接头松动、绝缘老化等问题,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消缺。同时强化电网运维保障,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等设备对涉农线路开展特巡,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用电服务群,实时对接企业需求,确保突发故障快速处置。此外,服务队员还向农户、农机手发放安全用电宣传册,提醒作业避让电杆拉线、规范临时用电等注意事项,筑牢用电安全防线。
10月12日,京杭大运河畔的济宁江北现代粮食物流园内,烘干机正满负荷运转。国网任城区供电公司服务人员连续第五天来到江北粮仓检查用电隐患,保障可靠用电。
江北粮仓作为国家北粮南运的重要枢纽,连续数日的阴雨让仓储压力陡增。国网任城区供电公司针对园区“智能通风+内环流控温”系统、24小时粮情监测设备用电,制定“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保电方案,明确备用电源切换流程、抢修队伍职责及客户告知机制,并联合开展多场景演练,提升协同处置能力,确保用电可靠安全。
10月13日,国网梁山县供电公司拳铺供电所员工张超振、孙浩到拳铺镇拳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粮食储备烘干设备、供电线路开展全面排查,确保烘干作业电力供应万无一失。
由拳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党建联建粮食产业一体化中心项目占地30亩,粮食中转库建筑面积达3157.66平方米,承担着项目区万亩良田粮食的收购、储存重任,设备烘干塔每日处理能力高达400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细致排查,两人对拳新农业的用电情况有了全面掌握。虽然未发现重大紧急缺陷,但针对潮湿环境下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他们结合现场情况建议客户在阴雨天气和烘干高峰时段,增加对供电线路和设备的特巡次数,重点观察有无放电声响、异常气味、过热变色等现象,及时清理烘干车间及配电设备周边的积尘和凝结水珠,有效降低了湿尘结合引发的绝缘风险。
“我们主动对接烘干企业用电需求,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以可靠电力护航企业烘干作业高效运行。”10月10日,在嘉祥县马村镇山东万民精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烘干车间机器轰鸣、热浪阵阵。国网嘉祥县供电公司马村供电所的服务人员正协助企业对用电线路、控制开关及烘干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全面“体检”。
“受持续的降雨影响,我们的烘干机械也是全天候稳定运行,最担心的就是电力供应出问题。供电所的同志们巡检非常频繁,服务也很到位,让我们心里特别有底,生产也特别踏实。”山东万民精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山万民说道。
面对持续降雨对秋收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国网嘉祥县供电公司组织13支秋收保障服务队,深入全县20余家粮食烘干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协助企业排查设备安全隐患,全力保障企业可靠用电。
10月13日,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组织服务人员对辖区烘干厂和农业合作社开展“一对一”用电安全检查服务。队员们细致检查烘干设备的电源接线、控制开关和电机绝缘情况,协助处理线路接头松动、保护装置失灵等隐患,并指导客户在潮湿环境下安全用电,确保烘干设备正常运行。此外,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还开辟农业用电“绿色通道”,简化报装流程,对涉农用电申请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勘查”,快速满足秋收秋种新增用电需求,全力保障秋粮抢收抢烘。
从田间地头到烘干车间,从线路巡检到后台监测,稳定电力化作烘干仓里温暖的热风,吹干了湿漉的粮食,也抚平了农户紧蹙的眉头。在这场与阴雨天气赛跑的秋收保卫战中,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不断优服务、强保障、解民忧,以“满格电力”为金色丰收画卷增添了一抹令人安心的“国网绿”。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