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连续阴雨导致我市牡丹芍药种植区土壤含水量骤增,易引发内涝、增加烂根及病害风险,严重威胁其生长与产量品质。为帮助种植户科学应对灾害、降低损失、保障产业稳定,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发布了《应对连续阴雨天气牡丹芍药种植管理技术意见》。意见涵盖排湿防涝、起苗降损、嫁接假植、病害防治及科学种植等关键要点,为菏泽牡丹芍药种植户提供可操作指导。
应对连续阴雨天气牡丹芍药种植管理技术意见
一、及时排湿防涝
对种植基地外围淤堵的主排水沟、有“竹节”的次排水沟清淤疏通,确保主沟、次沟都能顺畅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对种植基地内含水量饱和的地块,要抓紧挖渗水沟,沟深0.4米以上,沟间距控制在8-10米,保证渗水能顺利排出基地。
二、因地起苗降损
对低洼、无法排水的育苗地块,尽快将种苗挖出,晾放在通风荫凉处,降低根系含水量,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实施嫁接假植
从未受降雨影响地区采购砧木,开展嫁接繁殖,嫁接苗先在大棚内集中进行假植,待土壤墒情符合种植要求后定植。
四、强化病害防治
加大种苗病害防治力度,对新移栽种苗须使用多菌灵、恶霉灵等杀菌剂进行药物处理,减少根部病害发生,为种苗“保驾护航”。
五、注重科学种植
近年来,极端天气已成为常态,应立足长远、未雨绸缪,新增种植基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畅通的地块,提前检测土壤和地下水PH值和EC值,严禁在低洼地、盐碱地种植牡丹芍药;提前挖好排水沟渠,确保雨水及时排出基地;推广起垄种植模式,一般垄高30厘米左右,垄宽25-30厘米,垄间距90厘米,每8垄开挖一条排水沟。
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
2025年10月11日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