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成家焕新生 人大代表履职点亮民生路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0:39

10月16日,每月一次的“选民接待日”在东营区六户镇瑞景社区如期召开。位于东营区六户镇瑞景社区二楼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就是在“选民接待日”的推动下成立的。该救助站为残疾人提供多元化服务并助力残疾人就业,还为残疾人落实岗位补贴。截至目前,该站已为辖区11名残疾人提供了全方位的照料服务,并为38名社区康复残疾人提供了便利的康复场所。

走进六户镇“如康家园”,辅助性就业室、康复训练室、日间照料区等多个功能性场地一应俱全。这里聚焦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提供日间照料、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职业训练等常态化服务。目前,这里为11名残疾人提供照料服务,为38名社区康复残疾人提供便利的康复场所。

“我现在能自己赚钱,还成了家,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在东营区六户镇瑞景社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李海涛一边熟练地包装着太空泥,一边分享他的喜悦。在服务站的帮助下,他不仅学会了太空泥制作包装、手工粗布制作等技能,还在这里结识了梅小敏,两人于去年10月登记结婚,同时与第三方机构签订了用工合同,生活迎来了全新篇章。

这一转变,源于六户镇人大代表工作站一次次深入走访、收集民意的行动。代表们在征集民意过程中发现,随着就业要求不断提高,肢体残疾、精神障碍等特殊群体往往只能赋闲在家,没有收入,缺乏社会交往,缺乏自尊与价值感。

“如何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我们决定将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列为重点民生项目。”认领该项目的张龙燕代表介绍,代表工作站积极对接东营众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由该公司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占地1600平方米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在辅助性就业方面,“如康家园”成果显著。自2023年4月运营以来,先后引进太空泥手工包装、食品袋包装等6种辅助性就业项目,并开发了太空泥生产线。通过辅助性就业岗位,“如康家园”已安置12名残疾人就业,政府为每人每月发放不少于530元的岗位补贴,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如康家园”的建设是六户镇人大代表工作站履职成效的生动缩影。代表工作站充分发挥基层代表工作在一线、调查研究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的优势,通过代表进站、进小区、进企业、走进特殊群体等方式,扎实收集民意、关注民生、积极履职。

“正是因为自己有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才有这个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群众站出来,要说话有人听,承诺有人信,做事有人跟。”张龙燕道出了代表们的共同心声。

除了张龙燕,六户镇还有不少人大代表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马炳俊等教育战线代表积极参与社区暑期课堂设置,开展防溺水宣传;张龙燕代表积极促进社区微业项目,加强居民就业创业指导;吴金峰等卫生战线代表积极投身公益义诊;康磊代表通过公益市集宣传家庭消防等安全教育;商素梅代表探索农村中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次次履职的实践,让“如康家园”这样的暖心工程落地生根,也让人大代表的荣誉在为民服务的一线熠熠生辉。六户镇的人大代表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当代表履职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就能谱写出民生幸福的动人乐章。(大众新闻记者 孙乐佳)

责任编辑:王明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